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全省城鄉生活垃圾治理的工作要求,7月15日上午,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召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通氣會。會議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介紹了全省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情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進展情況和下步工作打算。山東電視臺、山東廣播電臺、大眾日報、大眾網、走向世界雜志社、山東商報等13家媒體單位參加了垃圾分類工作通氣會。
會議指出,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在全國較早建立“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城鄉垃圾處理設施穩定運行,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得到有效治理,截至5月底,全省垃圾處理場(廠)投產運行129座,設計處理規模約6.89萬噸/日;在建49座,設計處理規模約3.98萬噸/日。已建成運行餐廚廢棄物處理設施18座,設計處理能力約2902噸/日。截至目前,住建部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信息系統內的146個點位已整治完成134個。
會議指出,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是垃圾治理方式的深刻變革,是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關鍵手段。2017年,我省濟南、青島、泰安入選國家46個垃圾強制分類城市名單,2019年,選擇淄博市博山區、鄒城市、榮成市、鄆城縣、單縣5個縣(市、區)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目前,各地積極探索實踐,取得階段性進展,垃圾分類政策體系逐步完善,推進機制基本建立,分類模式初步確立,分類設施不斷完善,居民分類意識不斷提高。但是,總體來看,我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無論是頂層設計,還是落實推進,無論是前端投放、中端收運,還是末端處理,都存在短板,比如,試點推進力度不夠,垃圾分類設施基礎薄弱,末端處理技術水平不高,財政資金投入不足,分類標準和法規體系不健全,群眾分類意識不強等困難問題,都亟待破解。
會議強調,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承載著全省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重要載體,是擔當作為抓落實的重要戰場,要著力做好“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三篇文章,逐步形成法治為基、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最終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會議明確,要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機制;要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設施建設,加快建立全程分類體系;要強化政策支持,在設施用地、資金支持、制度管理和激勵約束政策上做好保障;要強化立法推進和標準體系建設,加快研究制定生活垃圾處理條例、處理規范等法規標準和技術導則;要強化督導評估,通過建立督導、通報、約談制度,開展群眾滿意度調查和第三方機構評估,完善考核指標體系,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層層傳導壓力,推動工作深入;要強化宣傳教育,充分發揮有關部門作用,利用多種載體形式,深入開展“小手拉大手”等各類宣傳活動,營造良好分類環境。(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城鄉垃圾分類專班 孫全亮 張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