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日,德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樊兆杰,德州市政協副主席、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張蘋到東海集團調研紅綠彩文化工作開展情況,并參觀德州宋金古窯址紅綠彩博物館。德州市旅游協會會長、東海集團董事長魏建國,德州市旅游協會黨支部書記宋善舉等領導陪同活動。
在德州宋金古窯址紅綠彩博物館,德州市旅游協會紅綠彩專家胡東海介紹了整個館的建設情況,講述館內紅綠彩展品蘊藏的歷史沉淀以及價值內涵。
座談會上,魏建國簡要介紹了開發建設德州紅綠彩文化工作現階段基本情況,希望樊書記多提寶貴意見。
樊兆杰表示,感謝東海集團對建造德州紅綠彩博物館的鼎力支持。德州職業技術學院與東海集團開展校企合作多年,現又合作建設研發德州窯紅綠彩中國陶瓷文化瑰寶新產品,共同把紅綠彩博物館打造成德州弘揚歷史文化、繁榮當代文化、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陣地。
樊兆杰說,在推動紅綠彩產業發展方面,要以德州歷史人文、民間傳說為素材,與紅綠彩瓷產品研發相結合進行藝術創作,研發大運河文化產品。在技術創新、產品推廣、廣告宣傳、創新創業、跨境電商等多方面開展活動。力推“德州窯”紅綠彩文化產業的大發展。使德州窯文化園成為運河風景區一顆燦爛的明珠。
據了解,“紅綠彩”亦稱“宋加彩”或“金加彩”,是中國陶瓷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開釉上彩瓷之先河,是釉上彩瓷的鼻祖。其制瓷工藝約分九步,主要工藝是在高溫燒成的白釉器物上進行彩繪,然后二次入窯低溫燒成。彩繪以紅綠為主,兼用黃、黑、金等彩料,線條流暢舒展,色彩對比強烈,格調艷麗明快,具有鮮明的中國北方地域特色,有“歷史的彩虹”之稱。紅綠彩對中國制瓷工藝影響深遠,后來的廣彩、青花五彩、斗彩、粉彩等彩瓷一直沿用至今。
紅綠彩創燒于宋金時期的德州窯,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古老的德州對人類文明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德州窯始于北宋,盛于金代,沒于明初,期間還燒造了膠胎、珍珠地刻花、手繪人物、花鳥魚蟲等珍貴器物。